开通官方微博。2011年12月,我院在新浪及腾讯网开通实名认证官方微博“深圳罗湖区法院”。微博设有“司法公开—庭审直播”、“法院动态”、“法治动态”、“法官说法”、“法官故事”、“法官微语”、“司法观察”、“案件聚焦”、“微关注”、“罗湖法律文化书院-荐读”等固定栏目。内容尽量以原创为主,并注重打造自身特色。指定各栏目相应管理员,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和发布。其中以“司法公开—庭审直播”栏目为主导,树立微博庭审直播品牌,精选一些公众关注度高、社会影响较大、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案件,并在直播过程中积极与网友互动,提高司法公信力,对于广大社会公众也起到了一定普法教育意义。
经过多年的运营,截至2016年年底,新浪微博累计发布微博数量达8860条,粉丝数量已达到13706人,腾讯微博累计发布数量8285条,听众数量达到18917人。微博已成为我院发布信息、进行审判公开、民意收集、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平台之一。我院通过微博与网友真诚交流沟通,增加司法的透明度,加深公众对法院具体工作的了解,提升司法公信力,以沟通求共识,以公开促公正。
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。为进一步拓展沟通渠道,完善法院公共服务功能,我院于2013年3月开始筹备微信公众平台的开设工作,2013年4月底开通全国法院系统首家实名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。公众号信息推送设有规定的栏目,主要是以图文和文字结合的内容发布重大案件的审判信息、法院工作动态、各项管理创新举措、典型案例等。设有“法律早茶”、“法律常识”、“权威发布”、“以案释法”等栏目不定时更新发布,信息推送让网友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法律知识、提升法律文化素养。另外,微信平台特别开辟“法律文化书院”栏目,内设有图书馆、展示馆、体验馆。图书馆有裁判文化大数据库、图书推荐、法院特色书刊、法院典型案例等子栏目。将法院二楼诉讼服务中心展厅的展示内容放入微信,并配以语音解说,通过电子书刊、视频、图片等多种形式宣扬法治理念,传播法律文化。
微信公众平台初期只是简单的信息推送功能。2014年,我院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二次开发,与中院诉讼服务平台进行对接,结合我院工作职能和特点,在微信平台设置了“审判流程公开”、“网上立案”、“执行信息公开”、“诉讼指南”、“诉讼费用”、“裁判文书公开”、“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”、“法律文化书院”、“交通指南”、“联系法官”10个主栏目,涵盖诉讼服务、司法公开等各方面。司法公开按最高院要求实现了审判流程公开、裁判文书公开、执行信息公开。诉讼服务方面包括立案流程说明、诉讼服务中心窗口指南、各类案件的立案指导信息,网上立案服务,联系法官,交通地址导航等。
截至2016年底,罗湖法院微信总粉丝数达到45072人,2016年涨粉数为14435人。2016年全年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法律资讯362期,每日群发消息数量为5条以上,基本做到“每日一推”,总阅读量为381.8万次,平均阅读数量达到2400次,多次荣登中国法制网政务榜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前十名。